查看原文
其他

每个孩子都需要被“看到”

马克斯·范梅南 等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-05-25

每次相遇的时候,与世界的其他关联都被轻轻切断,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诚恳的接触。当我们以双手或笑脸回应对方的时候,我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着这段时空。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别人注意。被别人注意是指“为人所知”。


麦克



麦克冲向幼儿园的门,对他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了。他的父亲隔着几步跟在他后面,看着他使劲儿地推开沉重的门。麦克走进教室时老师正站在讲桌旁和一位家长说话。麦克很快到了她身边,眼睛发着光,他带了东西要给老师看,要和老师分享。“老师老师,你看谁来了。”但是老师太忙了,没有注意到麦克和其他孩子正在进入教室。麦克的父亲有些不安,他以前就注意到此类事情了。昨天,当麦克拉着老师的衣服说再见的时候,她正忙着和一位家长说话,没有理麦克。大多数孩子从老师身边径直走过去,脱掉他们的外套,挂在指定的地方。有些孩子像麦克一样,在她旁边停下来,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现在,麦克已经放弃了引起她注意的念头,正忙着脱掉自己的外套。“麦克再见。”他父亲说,向他眨眨眼,“等会儿见呀,玩儿得开心。



马克



马克在另一所幼儿园,他的父亲知道他是个害羞的孩子,也跟在他后面进入学校。教室的门大开着,老师站在门口,她亲热地和马克握握手,和蔼地点点头。“马克早上好。”她注意到马克正拿着一本书要给她看,而且想要说些什么,她立刻表示出很大的兴趣。马克眼中充满了快乐和希望。
马克的父亲注意到一位家长正站在老师身后,显然在等着和她谈论什么。但是像以往一样,老师首先做的是全身心地关注每个走进教室的孩子。每天放学时老师也是这么做的,她和每个孩子一一握手并给予每个孩子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,她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赋予了这一天特别的意义。

截然不同吗?我想是的。偶尔不同吗?好像不是。如果说麦克的老师对她班上的孩子视而不见,那未免对这位老师有点太苛刻了。但是马克的老师不仅仅“看到”了她的孩子们,也让孩子们完全体验到了被“看到”的感觉。被“看到”不仅仅是被认出来。对一个孩子而言,那意味着被老师“看到”的感觉,意味着被承认是一个存在着的人、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成长中的人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“看到”都具有这样的意义,常常被老师用教育学的眼光“看到”的孩子是幸运的。一位真正的老师知道该如何去“看”孩子——注意一个害羞的表情,注意一种情绪的流露,注意一种期待的心情。真正地“看”不仅仅是用眼睛看。当我带着责任感“看”一个孩子的时候,我会用我的全部身心去“看”他。当我用我的手势、用我侧着的头、用我的身心去“看”孩子们如何开始这一天的时候,孩子们也就体会到了被老师“看到”的感觉。所以,每一天开始或结束时真正地去“看”一个孩子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给他或她以重视。

这样的老师知道,对每个孩子而言,学校里的每个日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整体,被赋予了一种色彩、一些意义。学校里的日子是不会重复的。每天和每个孩子握两次手看起来像是个麻烦的仪式,事实上另外的老师可能会用温暖的微笑和话语问候每个孩子。但是无论问候的方式是有形的握手还是口头的示意,老师都在努力接近每个孩子。然而,老师很容易在没有努力接近每个孩子的情况下就让一天结束了。对于一些安静、“好相处”的孩子,老师甚至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去尝试接近他们。

同样地,那些难相处的或“成问题”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,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。尤其在综合性的大型中学里,很多学生从这个班级到那个班级,从这个学年到那个学年,却从没有被老师真正“看到”过。对于这些学生,老师知道得太少,也没有什么可说的。大型教育机构里的一些老师每天要对数百个年轻人负责,这样的情形导致老师只能用技术性的教育行为去与孩子接触。那些老师即便试图去激发学生的兴趣,也很少有机会去发现他们的学生是如何体验兴趣的。这样的老师是没有教徒的教长。他们很少对自己的学生做真正的“家访”。自然地,问候和道别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礼节形式本身。这种做法的价值在于,它定下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与位置的基调。握手给老师提供了一种感受孩子的方式——从形式到内容。好的老师能够感受并分辨出这是一次害羞的握手、一次胆怯的握手,还是一次充满活力的握手,能分辨出这个孩子是心不在焉,还是充满自信。好的老师知道该如何巧妙地回应:该提及什么,该回避什么,该注意什么。握手和口头问候的时刻是老师与孩子彼此面对面的时刻。每次相遇的时候,与世界的其他关联都被轻轻切断,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诚恳的接触。当我们以双手或笑脸回应对方的时候,我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着这段时空。微笑可以作为一个公开的邀请,让我们在目光相遇的瞬间彼此为对方而存在。同样地,一天结束时的道别沟通着我们对这一天的感受,它提供了一个对刚刚过去的一天进行简短的检查和回顾的机会。

老师可以用这样一句引人深思的话来使这一天更加意味深长,如:“玛丽亚,你今天对肯恩帮助很大。”“珍妮,我们都很爱听你今天讲的那个精彩的故事。”“杰森,你今天完成的工作量令我非常惊讶。”“大卫再见,别忘了给我们看你写的书呀。”



文章节选自《教育的情调》一书,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。

“推荐阅读”

点击文末阅读原文

进入“微商城”购买图书!




往期回顾

寒假书单来啦,假期多读几本书吧!新书速递 | 赞科夫:发现儿童智慧潜力,为学生的一般发展而教深度学习 | 如何设计好的单元学习活动?管理学校关键做好两件事,李希贵萃取40年精华告诉你新书速递 | 这本书,凝聚了新中国教育思想的财富



  “长按二维码”关注我们吧!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去微商城购买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